新零售為冷鏈發展注入強心劑
發布日期:2018-01-04 17:23:50 來源:廣東濱旋制冷設備有限公司
近兩年,生鮮成為網絡交易中各電商平臺的必爭之地,而冷鏈則是生鮮電商發展的基礎。線上線下融合的新零售、新餐飲模式,更是為冷鏈行業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。在日前由重慶市制冷學會和產業在線共同主辦的“2017中國冷鏈設備產業發展與技術論壇”上,專家指出,冷鏈產業發展正面臨著機遇和挑戰?!皻W美國jia肉類冷鏈運輸率已經達到百分100,中國僅有34%。也就是說,我們餐桌上肉類只有34%是經過冷鏈運輸的;我國冷藏車的保有量僅為11.5萬輛,還沒有日本多。這不僅影響到產品的品質,更會為食品埋下健康an全隱患?!碑a業在線副總經理楊萍認為,中國的冷鏈行業還有巨大的發展空間。產業在線統計數據顯示,2016年的整體冷鏈設備規模為1842億元,同比下降0.2%。分品類來看,包括冰箱、冷柜、飲水機在內的家用制冷產品市場規模合計為1323億元;包括冷藏集裝箱在內的移動制冷設備市場規模同比下降了8.1%;增長較高的產品種類是商用冷柜,市場規模157億元,同比增長8.6%;包含除濕機、醫療冰箱等高附加值產品增速高達62%。
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冷鏈物流專業委員會秘書長助理劉飛表示,隨著消費水平的提升,人們對于冷鏈商品的需求量越來越大,從而帶動冷鏈業務的快速增長。據介紹,目前中歐渝新歐班列已經開通了冷鏈物流,每周定向對開,包括德國的乳制品等冷鏈商品每周會通過冷鏈班列進入我國市場。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官網數據則顯示,我國進口冰鮮水產品的口岸已經超過了100個,進口肉類的口岸已經超過了60個,這些口岸都要有配套冷庫。而新零售、新餐飲的發展,使得企業更加注重消費者的體驗,對于產品品質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,因此,也促使企業對于冷鏈的建設更加重視,對第三方冷鏈服務也提出了更加明確嚴格的要求。
據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冷鏈物流專業委員會統計,目前我國整個冷鏈物流業需求總量達到了1.25億噸。但是,2016年整個行業的營業額僅為2556億元,而比較成規模的冷鏈倉儲或運輸企業就將近4000家。毋庸置疑,冷鏈行業存在集中度低、缺少知名品牌、供需不平衡的問題。
看中冷鏈行業的發展潛力,一些大鱷跨界進入冷鏈行業,比如鐵路方面,廣西的南菜北運已經每周向北京、上海等地開通冷鏈班列;萬科在全國建設冷鏈物流中心和冷鏈物流基地;京東和雙匯簽約的核心內容之一,就是雙方進行冷鏈物流體系的整合。
在新頒布的《食品安全法》中有多項條款均涉及到冷鏈物流。專家預計,未來5到10年將是冷鏈物流行業的一個發展機遇期。在發展的過程中,行業洗牌在所難免,而網絡化、集約化、規范化將成為行業的發展趨勢。